《星战大战·前线2》12分钟短片“洩露”
762次点击
1960年代,史威默曾经到南美智利旅行,在那边看见真正的贫穷,令她回忆起儿时身无分文的父母为求生存的简约生活;回到德国后看见物质社会的奢侈与浪费,让她开始怀疑资本主义是否带领人们到更好的未来。1994年成立「施与受」中心(Give and take central),也是德国第一个标榜以劳力或服务交换物资的机构,在这过程中没有金钱的流动。史威默语重心长地说:「我们都被金钱迷惑了,金钱让我们分心,忘记什幺是最重要,什幺是真正的快乐。我的工作是帮助人们拾回原本就存在而且免费的幸福」。两年后,史威默正式宣告脱离金钱体系,辞掉工作、搬离租的房子、取消银行帐户、终止健保、把所有东西送给需要的人。回想到当时,史威默笑笑说:我两个孩子快吓死了,我的好朋友哭着请我不要这幺做,然而,她们现在却是支持我最大的力量。 至今15年来,史威默靠着写书分享经验已经可以支持她生活开销,然而「分享多余」的习惯不曾改变,她会将盈收分为小额金钱分送给需要帮助的人,也会在不同的地方以劳务换取食宿,乐观的史威默不以为苦,她说:「我跟一般人不同,这样的生活方式是我选择的,但很多人不得不为金钱工作。我当然会担心将来老时没有退休金,但尽量不去想未来会不会生病住院,我唯一可以确认的是明天醒来又是快乐的一天」。 一整年不用钱:免费+自由 相似但以更聪明的方式,2008年到2009一整年,英国青年马克.鲍伊(Mark Boyle)不花一毛钱成功活下来,并将他的经验写成一本书【一整年不用钱:免费+自由--一个经济系毕业生的不用钱生活实验】(The Moneyless Man: A Year of Freeconomic Living)。原为企业经理人的马克,本身也是经济系毕业的高材生,他大胆做了这样的实验,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,反省我们因为金钱所带来的价值观扭曲。他以乌贼骨板磨成粉来刷牙(非洲人以嚼树皮清洁口腔),只吃当季食物(採集大自然的免费蔬果),和人交换生存技巧,使用堆肥厕所等种种情境,甚至不用一文钱渡海到爱尔兰,过了一个零消费圣诞节。 马克.鲍伊在英国发起「免费经济」运动,他大学主修经济学,曾任有机食品公司的经理。他的网站the Freeconomic Community每天有三万人次的点阅率,藉由社群网路目前已累计超过一万五千多名会员。马克现为英国主流媒体《卫报》(Guardian )及《伦理消费者》杂誌(Ethical Consumer )的专栏作家,企图在消费社会终提醒人们不因金钱而迷失自我,成为新世代的指标。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可以理解史威默与马克的实验,有人抨击史威默不过是个寄生虫,在身边人的善意下存活,在接受电视媒体採访时,甚至有来宾直接问史威默用什幺方式来到电视台?而史威默面不改色地回应:我是受邀来的,是主办单位给我机票的。一般人甚至无法想像一天没有钱的生活,克里斯的故事也曾引起社会激烈的反弹,有人认为他不过是狂妄的年轻人,凭什幺认为可以脱离文明活下来,主流媒体的加持根本是浪费社会成本…对此批评,史威默和马克仅能以时间来证明。 简单生活=更好的生活 受到电影「让爱传出去」(Pay It Forward)的启发,”Swapaskills”是英国最大的「以物易物(以务以务)」社群网站,至今已有近六万名会员注册,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交换需要的报酬,网站服务分为两区:可提供的服务与寻求支援的服务,种类包括办公室打扫、修电脑、烤麵包、网站设计等;此外也有物资的交换,赋与二手商品新生命,藉由社群网站人们可以认识彼此,不只交换生活也交换想法。BBC电视曾经专题报导”Swapaskills”风潮,一名美髮师开心地说:我用我的专业交换到学做麵包的机会,不只省了学费更丰富我的生活,不用钱一样可以赚到快乐。 无论是国际响应的”无消费日”注四,或是日本兴起的”半农半X生活”注五,其实都在提醒我们应该主动降低对金钱的依赖,综观人类发展文明史,物质经济仅仅发生于当代短暂的一百年,金钱异化了我们的价值观与生命意义。大量的消费,以自然生态换取经济的发展并不会带给我们长远的快乐。史威默实验成功后得出结论:放弃金钱带给我生活品质、内在的富足与自由(Giving up money gave me quality of life, inner wealth and freedom),正如美国作家玛格丽特‧李‧伦贝克(Margaret Lee Runbeck)说:幸福不是你要到达的终点,而是你旅行的方式(Happiness is not a station to arrive at, but a manner of traveling),只有当你明白,幸福在于你内心的选择时,你才愿意放下对金钱的迷恋与执着。享受生命?还是享受金钱?只有你自己可以决定。 注一: Memel (former East Prussia) 梅梅尔,在东普鲁士的城市,曾经隶属于德国,现为克莱佩达,立陶宛的一部分。 注二:沙发冲浪(Couch surfing)网站是一个基于「分享」概念的旅游网站,基于不花钱,分享价值,串连世界各地友谊。运作方式为:「我现在在某个地方,有房子、客厅可以给人家住,如果你要来,也许我可以接待你,可透过邮件联络是否可行。」 注三: 「盐寮净土」位于台湾东部花莲县盐寮小村的海边,区纪复先生在盐寮净土推广简朴生活已有二十年时间,早期国内外媒体便经常报导,也曾吸引相当多人或团体到此地或短或长的生活体验。 注四: Buy Nothing Day (BND) “无消费日”于1992年起由加拿大人拉森(Kall Lasn)所发起的反消费运动,批判已被全然商业化的圣诞节。无消费日也提醒我们,过度依赖所谓的全球市场经济而盲目听信媒体与广告是危险的。为了我们的未来,也为了地球,我们应该检视自己的消费行为,学习过着较为简朴的生活,让地球有喘息的机会。 注五: 半农半X,就是一方面亲手栽种稻米、蔬菜等农作物,以获取安全的粮食(农);另一方面从事能够发挥天赋特长的工作,换得固定的收入,并且建立个人和社会的连结(X)。目的是追求一种不再被金钱或时间逼迫,而回归人类本质的平衡生活。 原文刊于GREEN杂誌2013.04月号 专栏文章:由 @Simple 授权提供 |